你是否曾在申論考場上絞盡腦汁,卻想不出一個像樣的案例來支持論點?或者寫完答案後,發現自己的論述平淡無奇,像是「喊口號」多過「有內容」?如果是的話,恭喜你,今天這篇文章將成為你的救星!在國考申論中,國考申論題時事素材是讓答案脫穎而出的秘密武器,能讓你的論述更有說服力、分數更上一層樓。
我是國考教練陳建霖,幫助過無數考生用精準的素材逆襲高分。今天,我要為你整理國考申論的10大必備時事主題,每個主題搭配實用案例和應用技巧,幫你輕鬆應對各種題型。這篇文章特別為準備國家考試的你設計,無論你是新手還是進階考生,都能找到加分的金鑰。準備好筆記本,讓我們一起把時事變成你的申論王牌吧!
一、為什麼時事素材是申論的加分神器?
申論題的本質,是考驗你對社會議題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。閱卷老師不期待你背誦新聞,但他們希望看到你能用具體案例或數據支持論點,讓答案顯得有理有據。例如,當題目問「如何改善環境污染」,如果你只寫「政府要加強管理」,分數可能只有60分;但如果你補充「以某國為例,推廣太陽能降低碳排20%」,老師立刻會覺得「這考生有料!」,分數輕鬆多10分。
我曾經有個學生小偉(化名),他在準備國考考初期總是抱怨:「我沒時間看新聞,寫申論完全沒素材!」後來我教他準備幾個萬用案例,每次練習都試著融入一兩個,結果三個月後,他的答案從空洞變得有血有肉,模擬考穩定在80分以上。他說:「原來加點時事,答案就像加了調味料,閱卷老師愛看!」
好消息是,你不需要成為新聞達人,只要掌握幾個熱門主題,就能應付大多數題目。接下來,我將分享國考的10大時事主題,每個主題附上簡明案例和應用方式,幫你快速上手!
二、國考申論10大時事主題
以下是根據近年國考趨勢和社會熱點整理的10大主題,涵蓋環境、經濟、教育、數位化等常考領域。每個主題提供1-2個案例,並教你如何融入申論答案。
主題1: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
- 背景:全球暖化加劇,極端氣候頻發,各國積極推動減碳政策。
- 案例:
- 某國推廣太陽能發電,2024年全國碳排量下降15%,顯示綠能潛力。
- 某市實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,空氣污染指數改善10%。
- 應用:用於「環境污染」「永續發展」題目。例如:
政府應推廣再生能源,如某國太陽能政策降低碳排15%,可作為我國借鑑,促進環境永續。
主題2:青年失業與就業促進
- 背景: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,技能與市場需求脫節是主因。
- 案例:
- 某國改革技職教育,與企業合作開設AI課程,青年就業率提升12%。
- 某市提供創業補助,低利貸款帶動青年創業率增長20%。
- 應用:用於「青年失業」「經濟發展」題目。例如:
應完善技職教育,如某國AI課程提升就業率12%,可幫助青年快速融入職場。
主題3:數位轉型與科技治理
- 背景:AI、5G等技術改變生活,但隱私與數位落差問題浮現。
- 案例:
- 某國建置數位身分證系統,提升行政效率,但引發隱私爭議。
- 某市推廣數位教育平台,偏鄉學生學習參與度提高25%。
- 應用:用於「數位治理」「科技應用」題目。例如:
政府應推廣數位教育,如某市平台提升偏鄉學習25%,同時強化隱私保護。
主題4:高齡化社會與長期照護
- 背景:人口老化加速,醫療與照護需求激增。
- 案例:
- 某國推行社區照護計畫,降低醫療負擔,老人滿意度提升30%。
- 某市試辦智慧健康手環,監測長者健康,減少急診率10%。
- 應用:用於「高齡化」「醫療改革」題目。例如:
可推廣智慧健康監測,如某市手環降低急診率10%,提升長者生活品質。
主題5:教育公平與素養提升
- 背景:城鄉教育資源不均,數位素養成為新挑戰。
- 案例:
- 某國補助偏鄉學校數位設備,縮小學習差距,學生成績提升15%。
- 某市推行素養教育,融入批判思考課程,學生國際評比名次上升。
- 應用:用於「教育改革」「數位教育」題目。例如:
應補助偏鄉數位設備,如某國經驗顯示學習差距縮小15%,促進教育公平。
主題6:經濟復甦與產業轉型
- 背景:疫情後經濟復甦緩慢,綠色與數位產業成新趨勢。
- 案例:
- 某國補助綠能產業,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,經濟成長率提高2%。
- 某市推動數位市場,中小企業線上銷售額增長30%。
- 應用:用於「經濟發展」「產業政策」題目。例如:
政府應支持綠能產業,如某國創造10萬職缺,帶動經濟復甦。
主題7:公共衛生與危機管理
- 背景:疫情暴露醫療漏洞,危機應變能力受關注。
- 案例:
- 某國建置全國疫苗平台,接種率達90%,有效控制疫情。
- 某市強化災後重建,縮短復原時間50%,提升居民信心。
- 應用:用於「公共衛生」「危機管理」題目。例如:
可建置疫苗平台,如某國接種率達90%,提升公衛應變力。
主題8:文化保存與觀光振興
- 背景:全球化衝擊在地文化,觀光業尋求永續發展。
- 案例:
- 某國修復歷史遺跡,結合數位導覽,觀光收入增長25%。
- 某市推廣原住民文化節,吸引國際遊客,地方經濟提升15%。
- 應用:用於「文化保存」「觀光政策」題目。例如:
應結合數位導覽推廣文化,如某國遺跡收入增長25%,兼顧保存與經濟。
主題9:都市化與交通管理
- 背景:城市人口激增,交通擁堵與住房問題加劇。
- 案例:
- 某市擴建地鐵系統,通勤時間縮短30%,居民滿意度提升。
- 某國推廣共享單車,減少車輛排放10%,改善空氣品質。
- 應用:用於「都市規劃」「交通改善」題目。例如:
可推廣共享單車,如某國排放減少10%,緩解交通與污染問題。
主題10:社會包容與性別平等
- 背景:多元價值崛起,職場與教育中的平等議題受重視。
- 案例:
- 某國立法保障職場性別平等,女性高階職位比例上升20%。
- 某市推廣多元教育,校園霸凌事件減少30%。
- 應用:用於「社會平等」「教育改革」題目。例如:
應推廣多元教育,如某市霸凌減少30%,促進社會包容。
三、如何將時事融入申論?3個簡單技巧
有了素材還不夠,關鍵在於怎麼用!以下是三個實用技巧,幫你把時事案例自然融入答案,提升說服力。
- 一句點睛法:
- 在論點後加1-2句案例,簡單點出效果。例如:
政府應推廣綠能,如某國太陽能政策降低碳排15%,成效顯著。 - 優點:省時省字,考場快速套用。
- 在論點後加1-2句案例,簡單點出效果。例如:
- 三段展開法:
- 將案例融入完整段落,包含「背景+措施+效果」。例如:
推廣技職教育是解決失業的關鍵。許多青年因缺乏技能難以就業,而某國與企業合作開設AI課程,帶動就業率提升12%。我國可參考此模式,更新課程內容,助青年融入職場。 - 優點:論述深入,適合主體段落。
- 將案例融入完整段落,包含「背景+措施+效果」。例如:
- 正反平衡法:
- 提到案例的成功經驗,同時分析潛在挑戰。例如:
數位身分證可提升效率,如某國系統縮短行政時間30%。但需注意隱私保護,避免資料外洩風險。 - 優點:展現批判思考,讓答案更有層次。
- 提到案例的成功經驗,同時分析潛在挑戰。例如:
應用示範(題目:如何改善空氣污染):
**首先,推廣綠能是關鍵。**燃煤發電是污染主因,轉向再生能源可顯著減排。如某國推廣太陽能,碳排下降15%,顯示綠能潛力。我國可補助太陽能設備,鼓勵企業轉型。
**其次,強化法規執行不可少。**許多企業違規排放,需提高罰款並定期稽查。如某市實施嚴格監管,空氣品質改善10%。政府應參考此模式,確保法規落實。
這樣的寫法既具體又有說服力,分數自然更高!
四、馬上行動:讓素材成為你的習慣
光看不練,素材永遠是別人的!這裡有個簡單計畫,幫你把時事內化成準備國考利器:
- 每週挑3個主題:從以上10個主題選3個,整理成自己的筆記,每個主題寫2-3句案例。
- 練習融入答案:找一題申論(比如「如何促進經濟發展」),試著在主體段落用1-2個案例。
- 對照檢查:寫完後問自己:案例是否具體?有沒有效果數據?是否自然融入論點?
我建議從熟悉的主題開始,比如「環境永續」或「青年失業」,因為這些題目容易套用素材。寫完後,可以和朋友交換批改,或者加入我的社群看看其他考生的應用方式。
五、你的高分素材庫,從這裡啟動!
恭喜你!有了這10大主題和應用技巧,你的申論答案已經比大多數考生更有料!時事素材就像申論的「調味料」,用得好,能讓你的答案從平淡變成令人印象深刻。當然,素材的累積需要時間,後續我還會分享更多技巧,比如「如何快速記憶案例」「高分答案的素材搭配法」,幫你準備考試更省力!
結語:用時事點亮你的申論高分
申論高分從來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準備。今天的10大時事主題,已經為你打開了素材寶庫的大門。試著挑一個主題,找個簡單題目(比如「如何改善環境」),動手寫一篇,感受素材的魔力吧!
準備國考的路或許有挑戰,但每一個案例的累積,都在讓你更接近上榜目標。如果你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工作坊或社群留言,我會親自幫你解答。讓我們一起用時事素材,把申論變成你的得分利器!
國考申論題搶分培訓工作坊
當然,申論的進步需要練習和指導。如果你現在覺得無從下手,別擔心!國考教練團隊發起了國考申論題搶分培訓工作坊,每次拿到題目,就開始腦袋空白嗎? 你可能也遇過這些情況:
👉「不知道要寫什麼」→ 看題目像看天書
👉「寫到一半就卡住」→ 思緒亂、結構亂
👉「寫太多時間不夠」→ 一題還沒寫完,鐘就響了
這些問題不是只有你有,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考生卡在申論題上,無法上榜。 但也有一群考生,用對方法,一路從低分爬到高分。 這門課,就是為了讓你加入那一群人。
想要逐步掌握申論題並且搶下應有分數的你,咱們國考申論題搶分培訓工作坊,該集節目中有專屬連結,進入後即可了解。今天這集節目就跟你分享到這邊,下一集將與你分享【國考申論題進步幅度 從20分到79! 我的學生如何辦到?!】。
國考申論題時事素材常問問題與回答
我該如何準備時事素材?每天都需要看新聞嗎?
其實不需要每天都看新聞,但你可以針對幾個重要的領域進行定期關注,比如環境、教育、科技、經濟等。這些領域通常是國考申論題的常見範疇。你可以選擇每週查閱一次當週的新聞精選,或者訂閱一些新聞聚合平台(例如NewsTap、BBC等),這樣你可以隨時了解最新的時事動態。不必盡力去追蹤每一則新聞,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來準備即可。
我不知道如何把時事素材應用到申論題中,會不會顯得牽強?
應用時事素材的關鍵是理解題目的核心,再根據素材選擇最相關的案例。例如,在「如何促進經濟發展」的題目中,你可以提到某國在綠能產業上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,這樣的案例不僅能體現具體數據,還能說明如何實現經濟發展。避免強行套用素材,選擇那些能自然結合論點的案例,這樣就不會顯得牽強。
我可以使用哪些時事素材來解決多數題目的問題?
你可以準備以下幾種常見的時事素材,這些素材適用於多數國考申論題:
綠能與氣候變遷: 全球暖化問題仍然是各國關注的焦點。像某國推廣太陽能發電等相關案例,適合用於環境污染、永續發展等題目。
青年就業與創業: 隨著技術發展,許多國家推動技職教育與創業補助,這類素材能有效支持「青年失業」或「創業促進」等題目。
數位轉型與科技治理: 數位化的發展引起社會關注,特別是對偏鄉地區教育和數位治理的影響,這樣的素材適用於數位教育或科技發展的問題
只要準備這些常見主題的實例並熟悉如何結合你的論點,就能應對大部分申論題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