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/7】國考申論零基礎入門:3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?

國考申論零基礎入門:3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?

準備國考的你,是否曾經看著申論題目,腦袋一片空白,國考申論零基礎的你是否提筆卻不知從何寫起?或者寫完一篇自以為完美的答案,卻發現分數低得讓人心碎?別擔心!申論題對許多新手來說就像一座大山,但只要掌握正確方法,就能一步步爬上高峰。我是國考教練陳建霖,幫助過無數考生從零基礎到高分上榜。今天,我要跟你分享準備國考申論題時最容易踩的三大錯誤,以及如何快速避開它們,讓你的國考之路更順暢!

這篇文章特別獻給申論零基礎的考生,無論你是全職考生還是兼職考生者,這些技巧都能幫你打好基礎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開始吧!


一、申論是什麼?為什麼它讓人又愛又怕?

在進入正題前,先來快速搞懂申論題的本質。國考申論題通常要求考生針對某個議題(如環境保護、數位治理、青年失業),在限定時間內(通常30分鐘/題)寫出500-800字的文章,展現你的邏輯思考問題分析表達能力。它不像選擇題有標準答案,而是需要你用文字說服閱卷老師,證明你有能力成為優秀的公職人員。

為什麼申論讓人又愛又怕?愛的是,它給你空間展現個人觀點;怕的是,寫不好可能直接拖垮總分!很多考生初次面對申論時,會覺得「我明明很有想法,為什麼寫出來亂七八糟?」這背後,往往是因為掉進了以下三大陷阱。讓我來幫你一一拆解,並告訴你如何輕鬆應對!


錯誤一:審題不清,答非所問

問題在哪?

審題是申論的第一步,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步。很多考生拿到題目,急著動筆,卻沒搞清楚題目到底在問什麼,結果寫了一堆卻完全偏題。例如,某年公務員考試的題目是「分析青年失業的原因並提出對策」,但有考生只顧著抱怨失業問題有多嚴重,卻忘了提出具體解決方案。閱卷老師一看:這篇沒對策,扣分!

我曾經輔導過一位考生小林(化名),他第一次模擬考寫申論,題目要求「分析原因」,他卻花了80%的篇幅講影響,結果只拿了30分。他沮喪地說:「我以為多寫點總沒錯!」其實,申論不是寫得越多越好,而是要精準回應題目

如何避免?

審題有三個簡單步驟,我稱之為「審題三秒法」:

  1. 圈關鍵詞:快速標出題目中的動詞(如「分析」「提出」「評估」)和主題(如「青年失業」「環境污染」)。
  2. 問自己:這題要我做什麼?是分析原因、提出對策,還是兩者兼顧?
  3. 預估結構:心裡默想這篇需要幾段,例如原因2段、對策2段。

舉個例子,假設題目是:「近年空氣污染問題加劇,試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對策。」你應該圈出「原因」「對策」,確認這題要你先分析、再建議。動筆前,花30秒擬一個簡單提綱:

  • 開頭:空氣污染的現況與重要性。
  • 原因1:工業排放。
  • 原因2:交通工具污染。
  • 對策1:推廣綠能。
  • 對策2:強化法規。
  • 結尾:總結與展望。

這樣一來,你的答案就不會跑偏!練習時,建議每次寫完都回頭檢查:我有沒有漏掉題目要求的任何部分?


錯誤二:論述空洞,缺乏說服力

問題在哪?

申論不是隨便寫寫感想,而是要展現你的邏輯和深度。很多新手寫申論時,內容太空泛,像是「環境污染很嚴重,大家要重視」「政府應該加強管理」。這些話聽起來沒錯,但閱卷老師看了會搖頭:這是誰都知道的廢話,沒有具體內容!

我記得另一位學員小雅(化名),她第一次交的申論作業寫道:「青年失業率高,政府要多幫忙。」我問她:「怎麼幫?幫什麼?」她愣住了。這就是典型的「空洞論述」,沒有分析、沒有例證,當然拿不到高分。

如何避免?

要讓論述有說服力,記住三個關鍵:

  1. 分點論述:每段聚焦一個論點,用「首先」「其次」等銜接詞,讓結構清晰。
  2. 補充細節:每個論點後加1-2句解釋或例證。例如,別只說「工業排放」,可以補充「以某市為例,工廠未安裝過濾設備,導致PM2.5超標」。
  3. 適度引用:不用背一堆數據,但記住1-2個通用案例,比如「近年某國推電動車政策,空氣品質改善10%」,能讓答案更權威。

試試這個簡單公式:論點 + 解釋 + 例證。例如:

  • 論點:工業排放是空氣污染的主因。
  • 解釋:許多工廠缺乏廢氣處理設備,直接將污染物排入大氣。
  • 例證:以某工業區為例,監測數據顯示PM2.5常年超標,影響居民健康。

這樣的段落既有邏輯又有內容,分數自然不會低!準國家考試時,建議每天練習寫1-2段,專注把一個論點寫深、寫透。


錯誤三:時間分配失衡,寫不完

問題在哪?

國考申論通常有4題,120分鐘,平均每題30分鐘。但很多考生花太多時間在第一題,導致後面題目草草收場,甚至沒寫完。例如,我有個學生小陳(化名),模擬考時第一題花了50分鐘,寫得洋洋灑灑,但最後一題只剩10分鐘,答案只有兩段,當然分數慘不忍睹。

時間管理是申論的大考驗,尤其對新手來說,總覺得「再多寫一點會更好」。但事實是,閱卷老師更看重完整性,一篇沒結尾的答案,比一篇簡潔但完整的答案更吃虧。

如何避免?

這裡有三個實用技巧,幫你掌握時間:

  1. 模擬計時練習:平時練習時,嚴格計時30分鐘寫一題,習慣考場節奏。
  2. 快速提綱:動筆前花2-3分鐘列提綱,確保每段有重點,不會寫到一半卡住。
  3. 字數控制:每題控制在500-600字,約答題格的70%-80%,留時間檢查。

我建議用「258法則」分配時間:

  • 2分鐘:審題與擬提綱。
  • 5分鐘:寫開頭與結尾。
  • 8分鐘/段:主體段落(通常3段),每段控制在150-200字。

例如,寫「空氣污染」這題,2分鐘擬好提綱,5分鐘寫好開頭(介紹現況)與結尾(總結對策),剩下21分鐘寫3段主體,每段約7-8分鐘,剛好能完成一篇完整的答案。考場上,記得每寫完一題看一眼時間,確保不超時!


從錯誤中學習,申論高分並不遠!

看完這三大錯誤,你是不是有點恍然大悟?審題不清、論述空洞、時間失衡,是許多新手都會遇到的問題,但好消息是,它們並不難克服!透過精準審題充實論述合理控時,你就能讓申論答案從「亂七八糟」變成「邏輯清晰、高分潛力」。

當然,申論的進步需要練習和指導。如果你現在覺得無從下手,別擔心!國考教練團隊發起了國考申論題搶分培訓工作坊,每次拿到題目,就開始腦袋空白嗎? 你可能也遇過這些情況: 

👉「不知道要寫什麼」→ 看題目像看天書

 👉「寫到一半就卡住」→ 思緒亂、結構亂

 👉「寫太多時間不夠」→ 一題還沒寫完,鐘就響了 

這些問題不是只有你有,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考生卡在申論題上,無法上榜。 但也有一群考生,用對方法,一路從低分爬到高分。 這門課,就是為了讓你加入那一群人。

想要逐步掌握申論題並且搶下應有分數的你,咱們國考申論題搶分培訓工作坊,該集節目中有專屬連結,進入後即可了解。今天這集節目就跟你分享到這邊,下一集將與你分享【申論高分必備:5分鐘學會三段式答題框架】。

本篇文章對應的Podcast節目內容可以點擊此處收聽。

準備國考申論零基礎常見問題

我每次寫申論都覺得有想法,卻不知道怎麼開頭,怎麼辦?

這是很多初學者的共通困擾。建議你在動筆前先用「快速提綱法」擬出段落架構,再用一個簡單的「背景說明 + 主題點出」作為開場。例如針對空氣污染題目,可以這樣開頭:「近年來,空氣品質問題日益嚴重,不僅影響民眾健康,也衝擊城市永續發展。因此,探討其成因與對策,實屬當務之急。」這樣的開頭不需要很華麗,但能清楚表明你有抓到題目重點,也讓後續段落好展開。你可以練習多套開場模板,慢慢建立寫作肌肉!

每次我都覺得答題方向很準,但分數還是偏低,是不是寫得太短?

分數低並不一定是字數問題,重點是「有沒有回應題目+有沒有內容力」。有些人寫了700字但空洞無例證,還不如寫500字但句句切題、條理清晰。我會建議你回頭檢查是否做到「論點 + 解釋 + 例證」的三段式結構。如果只是寫出觀點,卻沒舉出例子或數據支撐,閱卷老師會覺得空泛,自然不容易給高分。每天練習寫一小段完整論述,比盲目追求長度來得有效!

時間分配我有試著練習過,但考場上還是很容易緊張超時,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方法?
回答:

建議你在平時練習時就「模擬考場狀態」,包含設定鬧鐘、坐在桌前、手寫答題,讓身體習慣時間壓力。你也可以用我在文章中提到的「258法則」:2分鐘審題、5分鐘開頭+結尾、8分鐘寫一段主體(3段共24分鐘),再保留1-2分鐘檢查,這樣分配有明確節奏,能有效避免第一題寫太久。你可以在每次模考完寫個「時間檢討表」,檢查哪一段寫太久、哪一題拖到時間,幫助自己持續進步!

協助300位國考生上榜計劃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