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法重點歸納:國考必備知識整理

行政法是國考中的重要科目,涵蓋範圍廣泛,考試重點眾多。為了幫助考生有效率地學習,本文將針對行政法重點進行歸納,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各項概念。從行政法基本原則、行政行為、行政救濟等方面,逐步解析行政法的重要知識,並提供實務案例和解題技巧,協助考生理解行政法核心內容,並在國考中取得佳績。

行政法概論

行政法概論

行政法是規範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,以實現國家公共利益的法律。它不僅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法律依據,也是國考中不可或缺的科目。

行政法的主要法源包括憲法、行政法規、行政命令等。其中,憲法是行政法的最高法源,規定了行政權的組織與行使,以及行政機關與人民的關係。而行政法規和行政命令則根據憲法賦予的權力,進一步規範行政機關的行為。

行政法的重要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誠信原則等。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;比例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與目的相適應,並且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目的;平等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平等對待所有行政相對人;誠信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對人民誠實守信。

掌握行政法基本概念,了解行政法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,是國考應試者必備的知識基礎。在後續章節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行政行為的種類、要件、效力等重要內容。

行政行為

## 行政行為

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基於法律的授權,為達成公共利益而採取的具體行動。了解行政行為的種類、要件、效力與撤銷廢止等,是掌握行政法核心的關鍵。

行政行為依其內容可分為命令處分事實行為三類。命令是指行政機關對特定對象發佈,具有拘束力的行為,例如: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的罰單。處分則是行政機關對特定對象,就其權利義務關係做出的具體決定,例如:核發營業執照。事實行為是指行政機關不以特定對象為對象,僅為達成行政目的而進行的行為,例如:興建公共設施。

行政行為的成立,必須具備主體客體內容程序等要件。其中,主體指的是具有行政權力的行政機關,客體指的是行政行為所針對的對象,內容指的是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,程序指的是行政行為的進行過程。

行政行為具有法律效力,能產生法律上的拘束力,使特定對象產生義務或取得權利。然而,行政行為也可能違法,常見的違法類型包括:權限不足程序違法內容違法等。行政行為違法時,可能產生以下法律效應:

1. 撤銷:行政機關自行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,使之自始無效。
2. 廢止:行政機關宣布違法的行政行為失效,使其自未來失效。
3. 訴願:利害關係人向上級機關提起訴願,請求撤銷或廢止違法的行政行為。
4. 行政訴訟:利害關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,請求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或請求損害賠償。

熟練掌握行政行為的種類、要件、效力與違法效應,有助於考生更深入理解行政法的核心概念,並提升應考實力。

行政程序法

行政程序法

行政程序法是規範行政機關執行公務時,應遵循的程序,以保障人民權益。行政程序法的目的在於確保行政程序的公開、公平、效率及合法性,並提供人民參與行政程序的機會,以避免行政機關的任意作為。

行政程序法的內容主要包含行政程序的程序原則、行政程序的參與、行政程序的救濟等。行政程序的程序原則,例如,行政程序應公開、公平、效率等。行政程序的參與,例如,人民有權利參與行政程序,例如,提出意見、申請閱卷等。行政程序的救濟,例如,人民不服行政處分,可以提出行政救濟,例如,訴願、行政訴訟等。

以實務案例來說,假設某民眾對政府機關的處分不服,可依行政程序法提出訴願,由上級機關重新審查該處分。若訴願結果仍不服,可再依行政程序法提起行政訴訟,由法院進行審理。行政程序法提供了人民參與行政程序、保障自身權益的途徑,也確保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合法且合理。

行政救濟

## 行政救濟

行政救濟是指當人民的權利因行政機關的違法行政行為而受損時,依法向主管機關或法院請求救濟的制度。行政救濟是行政法的重要概念,也是國考常考的重點。掌握行政救濟的種類、程序、時效等,可以提升國考競爭力。

行政救濟主要分為行政救濟司法救濟兩種。行政救濟是指向行政機關本身請求救濟,例如申訴復議等。司法救濟是指向法院請求救濟,例如行政訴訟

行政救濟的範圍和限制是國考常考的重點。行政救濟的範圍是指行政救濟可以適用於哪些行政行為。行政救濟的限制是指行政救濟的條件和時效。例如,申訴的時效為60日,逾期則喪失申訴權。

了解行政救濟的種類、程序、時效等,對於準備國考的考生來說至關重要。掌握這些知識,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行政法,並提升國考競爭力。

行政契約

## 行政契約

行政契約指的是行政機關基於公法上的權利義務關係,與私人當事人所締結的契約,其性質介於純粹的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間。由於行政契約兼具公法與私法性質,因此在法律關係的建立、效力的認定、以及爭議的解決等方面,均有其特殊性。

行政契約的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:土地徵收契約、公共工程契約、勞務採購契約等。行政契約的效力主要取決於契約的內容,以及締約雙方是否符合法定要件。例如,土地徵收契約必須符合《土地徵收法》的規定,才能有效成立。

行政契約的爭議解決主要透過行政救濟或訴訟的方式。當契約當事人對於行政契約的內容或效力有爭議時,可以依法提起行政救濟或訴訟。例如,當事人若認為行政機關在土地徵收程序中違反了法定程序,則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來主張權利。

以下舉例說明行政契約的實務爭議:

* 公共工程契約:某縣政府與民間廠商簽訂公共工程契約,但廠商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重大疏失,導致工程品質不佳。縣政府主張廠商違約,要求解除契約並賠償損失。廠商則主張縣政府在監工過程中未盡到監督責任,導致工程品質不佳。雙方對於違約責任的認定產生爭議,最終必須透過訴訟來解決。

行政契約的爭議解決需要審慎評估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,並根據相關法規進行判決。國考生應熟練掌握行政契約的相關法規,並了解實務上的爭議解決方式,才能提升在國考中的應試能力。

行政罰

## 行政罰

行政罰是國家為維護公共利益,對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人所採取的強制性措施,目的是懲罰違法行為,並達到預防再犯的效果。行政罰的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罰鍰、沒收、停業、撤銷許可等。

行政罰的要件

行政罰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要件:

1. 違法行為: 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,例如違反相關法規、命令或許可。
2. 歸責性: 違法行為必須是行為人故意或過失所造成,不可歸咎於不可抗力或天災。
3. 裁罰法規: 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或法規規定該違法行為應處以何種行政罰。

行政罰的程序

行政罰的處罰程序通常分為以下步驟:

1. 調查: 行政機關進行調查,蒐集相關證據,確認違法行為。
2. 舉發: 提出舉發書,並將違法行為移送主管機關處理。
3. 裁決: 主管機關依據相關法規對違法行為人進行裁罰。
4. 救濟: 違法行為人可以對裁罰決定提出救濟,例如行政訴訟等。

行政罰的效力

行政罰的效力通常包括:

1. 懲罰: 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懲罰,達到預防再犯的效果。
2. 嚇阻: 對其他可能違法者起到警示作用,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。
3. 回復原狀: 透過罰鍰、沒收等方式,使違法狀態恢復原狀。

行政罰的裁罰標準

行政罰的裁罰標準必須符合比例原則,也就是說,裁罰的程度必須與違法行為的嚴重性相符。此外,裁罰標準應公開透明,避免主觀因素影響裁罰結果。

行政罰在實務中常涉及許多爭議,例如裁罰的適法性、裁罰程序的正當性等。因此,了解行政罰相關法規,並掌握相關程序,對於準備國考的考生來說至關重要。

行政訴訟

行政訴訟

行政訴訟是針對行政機關的違法行政行為提起訴訟,以爭取救濟的法律程序。行政訴訟的提起,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,例如:原告必須具備訴訟能力,訴訟標的必須是具體的行政行為,訴訟時效必須在法定期間內。行政訴訟的管轄,則依照行政行為的性質、地點或被告機關的級別而有所不同。行政訴訟的程序,包含起訴、答辯、證據調查、言詞辯論等階段,最終由法院判決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有效。行政訴訟的判決,則可能包括撤銷、變更、確認、賠償等救濟方式。

行政訴訟具有以下特殊性:首先,行政訴訟的原告通常是個人或團體,而被告是行政機關,因此訴訟的權力關係與一般民事訴訟有所不同。其次,行政訴訟的訴訟標的通常是行政行為,而行政行為具有公權力性質,因此法院在審理行政訴訟時,必須特別注意行政機關的職權範圍和行政行為的合法性。最後,行政訴訟的判決通常具有公權力性質,因此法院的判決不僅影響當事人,也可能影響其他人的權益。

行政法新趨勢

行政法新趨勢

近年來,行政法面臨著許多新挑戰,也因此產生了新的發展趨勢。其中最明顯的趨勢包括:

行政法制化:行政法逐漸走向法制化,也就是以法律為依據來規範行政行為。這代表著行政機關的權力不再是無限的,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。例如,行政程序法就是為了規範行政機關的程序,以保障人民的權利。
行政透明化:行政透明化是指行政機關要公開其運作過程和決策資訊,讓人民可以監督政府的作為。這可以透過資訊公開法、政府資訊公開平台等方式來實現。
* 行政責任:行政責任是指行政機關在執行職務時,如果造成人民損害,就必須承擔責任。這包括行政賠償、行政懲處等。行政責任的強化,可以確保行政機關的公正和有效率。

行政法的新趨勢反映了社會對行政機關的期待,也代表著法治精神的發展。考生需要掌握這些新趨勢,才能更好地理解行政法,並應付考試中相關議題。

結論

行政法是國考中重要的科目,理解行政法核心概念是取得高分的關鍵。本文針對行政法重點進行歸納,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各項概念,希望能幫助考生建立穩固的行政法基礎。除了掌握理論知識,考生也應多練習歷屆試題,了解考試趨勢,並加強實務案例分析的能力。相信透過本文的整理,考生能更有效率地學習行政法,並在國考中取得理想成績。

常見問題與回答

Q1:行政法有哪些基本原則?
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規範行政活動的根本原則,主要包括法治原則、比例原則、平等原則、誠信原則等。法治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,比例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適當,平等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公平,誠信原則要求行政行為必須誠實。

Q2:什麼是行政行為?
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,在行政事務管理過程中所作出的具體行為,例如發放執照、徵收稅款、查封違章建築等。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,否則會被認定為違法。

Q3:什麼是行政救濟?
行政救濟是指當人民認為行政行為侵害其權利時,可以向行政機關或法院請求救濟的制度。常見的行政救濟方式包括申訴、復議、行政訴訟等。

Q4:如何準備行政法國考?
準備行政法國考,建議考生先理解行政法基本概念,再逐漸深入學習各項重點。建議考生多練習歷屆試題,了解考試趨勢,並加強實務案例分析的能力。考生也可以參考一些行政法教材或講義,幫助理解難懂的概念。

準備國考常常搞不定嗎?想尋求協助嗎?請點擊這裡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